2006/9/23
從舊城區跨過卡爾大橋來到了布拉格的小區
從1257年開始小區沿著布拉格堡下的斜坡拓展開來
位於小城區與卡爾大橋交接處,有一酒店:三隻鴕鳥
因為當時房子的第一任主人是販售鴕鳥毛的商人
所以1606年時商人邀請藝術家為房子門面畫彩繪
以鴕鳥為廣告圖案
1714年時,一位進口咖啡的商人也在此開設了波希米亞區第一家咖啡館
而現今仍是觀光客朝聖的名氣酒店喔!
走在街道上
看著各商店招牌真的很有趣
搶在一早到卡爾大橋捕捉他清晨的美
卻忽略了初秋早晨的涼意
趕緊回家加件外套
這次我們走伏爾塔瓦河左岸的小區
再從Most Legil這座橋回家
遠眺卡爾大橋
卡爾大橋舊城橋塔前有個可眺望維爾塔瓦河沿岸美景的小廣場:十字騎士廣場
這裡佇立著"卡爾四世"的雕像
雕像底座有四個預言雕像,象徵卡爾大學四個系:神學'醫學'法律'哲學
十字騎士廣場旁
聖救世主教堂,創建於1578的 救主堂曾是耶穌會建築群的一部份
耶穌會解散後,歸屬查理大學 ,
2004年成為捷克第一座大學教堂
又要走上卡爾大橋
今天我們預計要上布拉格城堡的
開始展現熱鬧氛圍的卡爾大橋
一走進連接卡爾大橋與小區廣場的大橋街(Mostecka ulice)
就可看到據說是"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寶貴的巴洛克式建築": 聖尼古拉斯教堂
教堂始於1703年,直到1761年才完工
是由Dienzenhofer家族成員打造
壁畫佈滿高70公尺的圓頂
精美富麗的大理石雕像與石柱
真不愧是宗教藝術之首
講道壇四周也裝飾著金色小天使
教堂裡的管風琴超過4000個鋼管
長達6公尺
一樣是雕飾精美的金色小天使
意外地在聖尼古拉斯教堂待了不短的時間
殺了不少記憶體
終於步入小區廣場
在歐塔卡二世時期成立的小區廣場現在是電車路線重要的轉接點
廣場四周房屋大都是中世紀風格
但文藝復興時期及巴洛克時期均有重新整建
在小區到處可發現不同雕塑和門牌標記的建築
涅魯達瓦街Nerudova Ulice這美麗的小巷,可通往城堡
涅魯達瓦街的名子由來源自揚涅魯達瓦 Jan Nepomuk Neruda
其為19世紀的捷克作家、記者
三把小提琴之屋雖目前是餐廳
1700年左右,此屋是屬於一個製作小提琴的家族
在涅魯達瓦街上還有些大使館
這巴洛克式的建築是Thun-Hohenstein Palace,現在是義大利大使館
摩金宮the Morzin Palace是羅馬尼亞大使館
牆面上有兩座巨大摩爾人雕像支撐著二樓的半圓形陽台
"兩個太陽之屋"就是涅魯達 Jan Nepomuk Neruda 在1845-1891年間住的房子
Jan Nepomuk Neruda 出生在布拉格小區
他的代表作"小城故事"也有多處是描繪布拉格的小區
除了看建築
櫥窗內的東西也不能忘喔!
房子也是要整修的
這木偶是不是太大了?
還是我太小了?
終於
終於
來到了布拉格城堡區
城堡區也是布拉格現今的總統府所在地
城堡正大門為馬蒂亞斯門
猜想時間不夠
我們先到黃金小巷
黃金小巷在15世紀末原是城堡北城牆的一部分
16世紀時魯道夫二世讓防守城堡的射箭手居住於此
因為有24個弓箭手所以只能蓋這樣小小的房子
另外相傳魯道夫二世喜歡收藏珍玩與藝術品,
而且1593~1606年間與鄂圖曼土耳其間的長期戰爭.
讓國庫日益見絀
於是就寄望在當時盛行的"煉金術"上
所以招募大量煉金術士,居住於此,
所以才叫"黃金小巷"
二次大戰後有段時間曾是窮人'藝術家'步兵居住的地方
像No.22就是卡夫卡Franz Kafka曾於1916~1917年住過的地方
走出城堡
布拉格的紅色屋頂絢麗奪目